(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展厅一角/EXESIGN设计)
每个展厅,都是有灵魂的
关于如何设计出一个好展厅,答案从来都不局限于设计。
世动认为,每个展厅,都是有“灵魂”的。
展厅的灵魂在于“传达”。
优秀的展厅,能把主办方所想要传达给观展者的信息,用观展者乐于接受的方式,原原本本地转达到位。甚至,还能引发观展者当场的互动,与观展后的思考,这样的展厅,不仅仅有灵魂,还很是鲜活。
中规中矩的展厅,能把主办方想要表达的信息,一五一十地陈列出来,观展者进去转一圈,只要留心看,那想看的东西总是会有的,但要是走马观花,说不定也会遗漏些什么。这样的展厅,灵魂是有,但过于刻板和无趣了。
没有灵魂的展厅,就是不管设计多么美轮美奂,创意多么别出心裁,然而观展者一圈走下来,主办方想要传达的点,他们一个也没有get到,或者仅仅接收到了不足60%——那么主办方何必耗费人力物力来布置这么一个展厅?
构建展厅“灵魂”步骤1:了解
例如“世动”为“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”创作的展厅。
接到任务,我们并没有急着进行主题的构想和概念的设计,而是带着创意团队先来到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实地走了几圈,感受了一下园区的风物氛围,然后与主办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。
交谈的内容,主要围绕园区的成立、发展规划以及愿景来天马行空地畅聊,我们并不局限于“素材提取”,而是对园区进行多方位的立体了解,让园区在我们团队的认知中,不仅仅是资料中的文字和照片,而是老城区老文教中心萌发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创业空间,是校企资源的共享平台,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应运而生的机遇和希望,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,同时我们还采访了杭电数字经济领域资深专家深入了解。
在交谈和走访中,我们还对即将入驻园区的业态进行了了解,设身处地地将自己代入企业经营者和项目投资者的角色,用不同的视角对园区进行评估,得到更多的观点,总结出更多的亮点。
构建展厅“灵魂”步骤2:理解
在做完以上准备工作之后,世动才真正切入到对展厅设计的讨论中。
面对展厅的平面图,我们首先确定了参观动线,然后根据动线,将展厅分为几大板块,每一板块,都赋予了其讲述某一特征的功能。
而这些特征,恰恰是我们在与主办方反复沟通讨论,以及将自己代入不同职业、不同目的、不同年龄的观展者立场之后,得出的结果——
如果你是领导班子成员,你重点关心什么?
如果你是事业单位代表,你更想看到什么?
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,你想了解什么?
如果你是项目投资方,你更关注什么?
当然,这些问题的答案,都要从主办方给予的办展内容中去找答案、去归纳,去升华。
我们把展示内容理解吃透,然后再来考虑如何展现的问题。
构建展厅“灵魂”步骤3:表达
如果说对展厅的设计有什么要求的话,那么在世动,标准只有一个——让墙面“会说话”。
这是我们对展厅设计的最低要求,也是我们一切设计的基础。
(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展厅形象墙:主要突出“数字赋能”/EXESIGN设计)
每一块墙面,所负责的内容,都必须个性鲜明,主题突出,当受众走到它跟前时,就好像有个利落干脆的讲解员,用最直白易懂的话语,将主题开门见山地挑明——不理解何谓“创新创业空间”?来,一张图标,简单的关系图,让你一眼就get 。
(对“产业形态”的高度概括,一张图表胜过长篇累牍的文字/EXESIGN设计)
不能想象数字科技赋能如何搭建产业服务生态链?我们用一棵根植“ecology”的大树,来为你形象地阐明这一抽象的理念。
(数字科技赋能搭建产业服务生态链设计图/EXESIGN设计)
(数字科技赋能搭建产业服务生态链展厅实景/EXESIGN设计)
而为了切合“数字经济”这个主题,我们在灯光和线条的设计上,以简洁、明快、流畅为元素,来勾勒出数字时代“大道至简”的特征——这也就解答了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:为什么大幅留白?为什么风格至简?
因为,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园区的特征和优势,才能让每一个来访的观展者,都能以最省力,最不费劲的方式来迅速接收到主办方要展示的讯息。
当然,如果是展示主题有需要,世动也会玩一把炫的——例如用AR沉浸式空间来让观展者身临其境地亲自体验抽象的概念性产品,让原本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轻松落地,高性价比地展示其优势。
或者,利用3D Mapping来将二维平面三维化,在大玩现场魔术之余,也将品牌形象深深刻画入观展者的心中。
也可以在受众人群结构复杂,信息需要精准投放的展示中,加入多媒体互动,让观展者在拥有更好的观展体验的同时,也获取更好的信息投放效果。
至于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会怎样来运用这些元素呢?那当然还是要让世动了解你的需求呀!世动始终坚持一个观点:所有的设计表达和科技元素,都必须为传达主题服务!
打造一个有灵魂的展厅,让每一面展墙都言之有物。